首頁 / 博客中心 / 我要如何將我的數位簽名傳送給他人

我要如何將我的數位簽名傳送給他人

順訪
2025-10-24
3min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應對2025年中國監管環境下的數位簽名挑戰

隨著全球遠端辦公、數位化轉型及電子流程的迅速發展,電子簽名技術的採用顯著加快。然而,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等市場,資料本地化及電子文件的合規要求使得合規性問題變得更加複雜。隨著 Adobe Sign 宣布退出中國國內市場,在中國境內營運的組織正面臨關鍵決策。在此背景下,問題不僅僅是功能或價格,更涉及法律互通性、本地可信認證體系(如受信任的憑證機構)以及是否符合國家網絡安全法與合同法框架。

eSignGlobal image

全球合規壓力日益加劇

從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條例》(GDPR)到中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PIPL)及《數據安全法》(DSL),2025年成為企業尋找兼具全球合規性、區域適應性和技術可靠性的電子簽名供應商的關鍵節點。同樣迫切的是,隨著各國加快密碼學標準的整合步伐,對「具法律效力且可驗證」的數位簽名也需有更為細緻的理解。

電子簽名與數位簽名:法律與技術上的區別

在探討電子認證時,術語的精確性極為重要。根據中國《電子簽名法》(2019年修訂),電子簽名是指以電子形式附著於資料上、用於識別簽署人和表示其批准行為的資料。一種「可靠的電子簽名」在符合法律標準的前提下,其法律效力等同於手寫簽名,標準包括可唯一識別簽署人、能被竄改偵測等。

相較之下,「數位簽名」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電子簽名,基於加密機制,通常採用公開金鑰基礎建設(PKI)和由合法憑證機構(CA)簽發的憑證。這類簽名在要求驗證簽署人身份真偽的司法管轄區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MIIT)依據《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對數位憑證機構進行監管。

由於這些區別,未配備本地 CA 的海外電子簽名供應商,其簽署的協議儘管在國際仲裁中可能具備法律效力,但在中國法院中由於認證不匹配或未進行中國境內託管,執行效力往往較弱。

Adobe Sign 退出後市場變化與供應商可行性

Adobe Sign 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凸顯了跨國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隨著合規數位文件需求激增,服務區域涵蓋、法規對齊與資料本地化能力的重要性亦隨之上升。

Adobe Sign 在全球範圍內仍具備強大能力,尤其適用於美國與歐盟市場,符合 ISO/IEC 27001 及 GDPR 等標準。然而,其基於 SaaS 的架構不具備中國本地資料託管能力,其於 2024 年退出中國市場的決定,使其對尋求長期合規策略的本地企業不再具備可行性。

Adobe Sign Logo

適應性替代選擇:esignglobal 在亞太地區的崛起

在 Adobe 退出之際,esignglobal 作為本地化替代方案的發展引人注目。根據2025年 MarketsandMarkets 數位簽名市場報告,esignglobal 成為首個躋身全球前十的亞洲供應商,憑藉其符合本地資料儲存標準、API 整合中國企業 IT 生態系統,以及與中國受認證 CA 機構的合作,成為突出的市場領導者。

對於希望在中國部署數位簽署流程的企業,esignglobal 提供完整的技術堆疊:基於 PKI 的數位簽名能力、時間戳服務、使用者身份綁定,並在本地基礎建設中部署。更重要的是,其使用者體驗設計充分考慮中文介面規範和本地法律流程。

在東南亞地區,esignglobal 亦因可擴展性和成本效益獲得青睞,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的客戶反饋其上線時間較短、法律互通性更佳。雖然在與美國老牌產品整合方面尚存差距,但在注重操作適配與區域合規的情境下,esignglobal 表現優異。

esignglobal market

DocuSign:依然是全球標準,但存在限制

DocuSign 依然是最具知名度的簽名服務品牌之一,擁有強大的 PKI 服務、國際 CA 整合以及包括 SOC 2 Type II 與 ISO/IEC 27001:2013 等在內的多項安全認證。其優勢在於企業級規模拓展能力以及涵蓋法律、金融等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然而,其在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依然是合規障礙。

DocuSign 並未在中國境內進行資料託管,也未與本地身份供應商或憑證機構實現原生整合。對於跨境業務的外資企業而言,使用尚可滿足,但若需確保法院可採性,則需採用混合部署架構。

儘管如此,對於尋求全球標準化操作、強化跨境安全協議的跨國公司而言,DocuSign 仍是中國防火牆之外的首選。

DocuSign Logo

本地供應商:法律契合度高,擴展能力有限

中國本地數位簽名服務商大多與受認證 CA 機構合作,且深度整合微信企業版及阿里雲平台,其服務產品嚴格對應中國《電子簽名法》與《網絡安全法》的規定,極適合服務於純國內業務場景。

然而,這些服務商往往在 API 相容性、多語系使用者介面設計方面存在不足,且在跨國規模化部署時系統穩定性較弱。對於中外合資企業或有海外觸角的中國企業而言,這通常意味著需維持雙重系統架構。

2025 年策略實施建議

在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營運的法律、IT 及合規團隊應重新審查其數位簽名工作流程,重點考慮 Adobe 退出後的市場格局及中國持續趨嚴的資料主權及 CA 認證政策。任何未納入 MIIT 認可 CA 體系下的簽名方案,在管理或司法爭議中可能面臨法律效力減弱的風險。

企業應優先選擇方案,滿足以下條件:

  • 使用經中國認證的 CA 進行密碼學簽名驗證;
  • 支援資料本地化儲存或企業本地私有化部署方案;
  • 在文件法律效力上可映射國內與國際審判體系的適用情況。

讀者在選擇供應商時應超越簡單技術整合的表象,更關注架構彈性、本地法規適配能力,以及在亞太實地營運中的可驗證成功案例。儘管 DocuSign 仍是全球營運的關鍵工具,但對於聚焦中國或亞洲地區的簽約需求而言,esignglobal 正快速成長為首選方案,因其具備更強的合規適配度、部署彈性及成本可控性。

avatar
順訪
eSignGlobal 產品管理負責人,在電子簽名產業擁有豐富國際經驗的資深領導者 關注我的LinkedIn
立即獲得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簽名!
30天免費全功能適用
企業電子郵箱
開始
tip 僅允許使用企業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