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 WhatsApp 或電子郵件聯繫銷售團隊,或與您所在區域的業務拓展專員聯絡。



在日益數碼化的世界中,電子簽署與數碼簽署徹底改變了我們簽署文件的方式。它們帶來了速度、安全性與便利性——尤其是在香港及東南亞等數碼轉型快速發展的地區。然而,一個常見的問題仍然存在:數碼簽署可以從一個文件複製到另一個文件嗎?
乍看之下,這似乎是一項簡單的技術操作,類似於複製貼上圖片或文字。然而,真實的答案卻遠非如此簡單。在本指南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數碼簽署是否可以被複製、數碼簽署技術的運作原理,以及包括香港與東盟國家在內的地方法律對此的規定。
在探討主要問題之前,有必要區分「電子簽署」與「數碼簽署」。雖然這兩個術語常被互換使用,但它們並不相同。
因此,數碼簽署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圖像——它是透過私鑰加密並綁定至文件上的資料,且可透過公鑰驗證其真實性。

從技術層面而言,簽名字樣的可見圖像可以被複製。某人可以截圖或匯出圖像,然後貼到另一份文件中。然而,這並不代表真正的數碼簽署(即包含加密驗證的資料)已被複製。
數碼簽署是透過獨一無二的雜湊函數與原始文件牢固結合的。如果文件被更改或複製,雜湊值就會發生變化,簽署亦因此失效。一個有效的數碼簽署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因此,雖然可以視覺上複製「簽署」圖像,但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數碼簽署無法被轉移至其他文件或重複使用。

在香港,《電子交易條例》(第553章)規範數碼簽署的使用。該條例明確規定,簽署必須:
將數碼簽署圖像從一份文件複製至另一份文件,不符合上述法律要求。因此,該複製簽署在法律上於香港無效。
東南亞各地擁有各自的電子交易法規,通常受到《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示範法》的啟發,例如:
在上述國家中,簽署的合法性強烈依賴其可驗證性與完整性——這進一步說明單純複製簽名圖像未構成有效簽署。

任何試圖複製數碼簽署以圖謀不法者,都可能違反網絡安全協議及當地法律。數碼簽署平台設計上具備內建安全機制來偵測竄改或重複使用,包括:
一旦對數碼簽署進行竄改或不當行為,這些系統將立即標記異常。
此外,在香港或新加坡等司法管轄地,違反電子簽署法規可能招致民事或刑事處罰。企業必須確保其文件簽署行為符合法律合規要求。
Adobe Sign、DocuSign 及 eSignGlobal 等平台使用先進的加密算法(如 RSA 或 ECDSA),確保每一個簽署具備:
這確保了即使有人擷取了簽名字樣的圖像,由於缺乏元數據及加密驗證,平台也會將其判定為無效簽署。

為避免簽署被濫用或引發法律糾紛,請採取以下最佳實踐:
簡而言之——不能。雖然他人可以視覺上複製簽名字樣,但真正的數碼簽署是透過加密驗證所定義。它與特定文件與簽署者一一對應,單獨複製將導致其失效,並喪失法律約束力。
試圖複製數碼簽署不僅會引發嚴重的網絡安全問題,也可能違反地方法律——尤其是在香港的《電子交易條例》下。隨著數碼轉型持續重塑香港與東南亞的商業環境,確保數碼簽署技術的合法性與安全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如果您是位於香港或東南亞地區的企業或個人,希望尋找一個符合地方法規、安全可靠且易於使用的數碼簽署解決方案,不妨考慮如 DocuSign,或遵循本地電子交易法規的地區平台,例如 eSignGlobal,其專為本地合規設計,並提供先進的加密簽署架構。

僅允許使用企業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