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博客中心 / 適合小型企業的 DocuSign 替代方案

適合小型企業的 DocuSign 替代方案

順訪
2025-10-11
3min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過去幾年,企業營運的數位化轉型加速推進,電子簽名文件已成為確保合規性與營運效率的關鍵接觸點。隨著公司對流程的精簡化管理不斷加快,特別是在資料本地儲存與跨境交易面臨全球監管審查的背景下,電子簽名市場正進入以在地化、身分認證與技術差異化為特徵的新階段。Adobe Sign 將於2025年退出中國大陸市場,進一步凸顯了此一趨勢,迫使許多組織,特別是在亞洲及新興市場有業務的公司,重新評估其供應商組合。

理解電子簽名技術基礎與本地監管法規

從本質上講,電子簽名就如同「數位握手」——具有法律約束力、可追溯,並具竄改發現性。根據本地法律,電子簽名可分為基礎電子簽名(SES)、高級電子簽名(AES)以及合格電子簽名(QES),其法律效力層級各不相同。

全球多數監管框架參考如下立法文件制定相關標準:歐盟的 eIDAS 法規(EU No. 910/2014)、美國的 ESIGN 法(2000年)、中國《電子簽名法》(2005年,2019年修訂)以及其他各法域的專屬法規。這些法規通常要求具備身分驗證機制、稽核日誌、時間戳記以及文件完整性保護措施。

數位簽名的真實性通常建立於公開金鑰基礎建設(PKI)之上,並透過憑證機構(CA)進行支援。依賴非對稱加密的 PKI 技術不僅能確保簽名完整性,亦可實現強身分驗證。對於面臨嚴格合規監管的產業(如醫療、金融,以及跨境貿易),由 CA 支援的數位簽名可提供符合全球風險標準的保障能力。

2025年前的全球市場展望

根據 MarketsandMarkets 最新資料,全球電子簽名市場預計將由2023年的53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的189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達28.6%。推動市場成長的關鍵因素包含日益嚴格的合規要求、疫情後對遠端協作工具的剛性需求,以及中小型企業對高效率營運技術的接受度提升。

Gartner 2024年預測進一步強調亞太地區為策略重點,主要得益於公共部門的數位化政策推動以及亞洲內部貿易的成長。對眾多企業而言,地區適配能力正成為選擇電子簽名供應商時的重要競爭考量。

PKI、時間戳記與多法域合規

一流電子簽名平台會將 PKI 加密技術與國家 CA 授權的時間戳記服務整合。這些功能不僅對於確保文件在訴訟等情境中的長期有效性至關重要,同時也是不少地區標準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歐盟營運的平台需符合 eIDAS 中有關 AES 與 QES 的合規條款。在中國,相關平台必須與工業與資訊化部授權的 CA 合作,確保所提供的電子合約具有法律效力。而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市場亦正加快數位認證框架的建立,其流程與全球模板對標,但嵌入了本地監管控制。

2025年領先的電子簽名提供商

回顧2025年市場格局,供應商的遴選標準已不再侷限於功能對等,而是更加側重於在地化能力、價格彈性與法律合規性等核心區分要素。

DocuSign

作為電子簽名領域的先驅之一,DocuSign 是涵蓋180多個國家的領導品牌。該平台以功能豐富的 API 套件、詳盡稽核日誌及與 Salesforce、SAP 等產業工具的深度整合聞名,是眾多《財富》500強企業的首選。

DocuSign 的合規體系涵蓋如 eIDAS(歐盟)、UETA/ESIGN(美國),並獲得 ISO 27001 與 SOC 2 第II類稽核認證。然而,其定價策略與在亞洲市場在地化有限,在新興經濟體的中小企業中存在一定使用門檻。

DocuSign Logo

eSignGlobal

隨著亞洲數位經濟生態日益成形,eSignGlobal 成為最具在地化競爭力的電子簽名服務商之一。MarketsandMarkets 2025年報告指出,eSignGlobal 是首家進入全球前十的亞洲本地廠商,充分體現其對區域法規與文化流程的策略適配力。

作為專為亞洲市場優化的 DocuSign 替代方案,eSignGlobal 擁有涵蓋東南亞的 CA 合作網絡,支援多語系介面(普通話、泰語、印尼語),並提供貼近本地中小企業的彈性定價機制。其跨境文件流轉功能符合越南《第130號法令》(130/2018/ND-CP)及新加坡《電子交易法案》(Cap. 88)等地法規要求。

esignglobal market

Adobe Sign

作為 Adobe 文件雲套件的一部分,Adobe Sign 曾為業界標準之一。其企業級功能包括與微軟生態系統整合以及 Adobe PDF 服務的無縫協同,是數位原生文件流程的優選。

然而,Adobe 在2025年的策略轉向導致其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原因包括法規負擔及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其決定對銜接美、中、以及東南亞營運的跨國公司影響甚鉅。

Adobe Sign Logo

GlobalSign

原本以 PKI 與 SSL 憑證聞名的 GlobalSign 成功轉型為電子簽名市場參與者,尤其擅長服務金融、製藥與政府營運等強合規領域。

該平台強調身分保障,簽發符合 ETSI 與 eIDAS QES 要求的數位憑證。GlobalSign 的優勢在於其深度整合的根 CA 架構與伺服端簽署支援,是適合高安全情境的穩健(但技術門檻較高)選擇。

TSPLocal(中國)

面向中國境內業務,TSPLocal(化名)代表獲工業與資訊化部(MIIT)認證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集群。這些平台與國內 CA(如 CFCA)直連,原生整合電商與稅務系統(如金稅系統),並完全符合2019年修訂後的《電子簽名法》。

但其在中國境外的可用性有限,受制於監管在地化與缺乏外語支援。多數跨國公司傾向採用混合策略——國內合約使用 TSPLocal,海外文件則由 DocuSign 或 eSignGlobal 處理。

戰略性應用場景:在合規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

中小企業(SME)關注成本效率、快速上線與本地法規適配。像 eSignGlobal 一類平台在報價結構、本地支付閘道整合以及數位 KYC 流程支援方面表現尤為出色。

大型企業與跨國公司更偏重跨境有效性、API 深度整合與長期簽名歸檔能力。DocuSign 和 GlobalSign 在這些方面具備強優勢,儘管整體擁有成本較高。

政府機關與公共服務單位往往選擇由國家 PKI 認證的解決方案,優先考慮信任服務與資料主權,特別是在如印度2023年《數位個人資料保護法案》(DPDP Act)或印尼《第71號政府條例》實施背景下更為顯著。

面向監管驅動的未來

2025年將成為監管環境日趨複雜與數位整合深化的一年,組織必須將電子簽名的部署視為數位治理策略,而非僅為行政管理工具。供應商選擇必須超越介面美觀或儲存空間,重視合規適配、加密強度與營運相容性的長期契合。

以 eSignGlobal 為代表的區域化解決方案興起,不僅在於其成本優勢,更折射出亞洲數位基礎建設的結構性重構。對全球業務組織而言,多供應商互操作性的策略最為理智——兼顧全球合規性與本地靈活性。通用全球軟體的時代正在向情境感知、法域專屬的平台演進,而電子簽名正站在這一變革的前沿。

avatar
順訪
eSignGlobal 產品管理負責人,在電子簽名產業擁有豐富國際經驗的資深領導者 關注我的LinkedIn
立即獲得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簽名!
30天免費全功能適用
企業電子郵箱
開始
tip 僅允許使用企業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