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 WhatsApp 或電子郵件聯繫銷售團隊,或與您所在區域的業務拓展專員聯絡。



在數位時代,像 DocuSign 這樣的電子簽名平台徹底改變了企業處理合約和審批的方式。然而,用戶中一個常見問題經常出現:簽名者需要為 DocuSign 付費嗎?本文從業務角度探討這一核心問題,考察定價結構、潛在陷阱以及替代方案,以幫助組織做出明智決策。

DocuSign 的核心運作基於「發送者付費」模式,這意味著發起文件的人或組織(發送者)承擔成本,而簽名者——那些接收並簽署文件的人——通常無需支付任何費用。這是降低採用門檻的關鍵特性。當發送者使用 DocuSign 建立信封(一個包含一個或多個待簽名文件的數位包)時,他們會消耗訂閱計劃中的積分。另一方面,收件人透過電子郵件、SMS 或其他管道發送的安全連結存取文件,並可以無需帳戶或產生費用即可簽署。
這種「簽名者免費」的方法在 DocuSign 的官方文件和定價頁面中明確說明。例如,在所有標準計劃下——Personal、Standard、Business Pro 甚至 Enterprise——收件人都可以查看、簽署並完成如上傳附件或進行支付等操作,而無需任何直接收費。這種模式鼓勵廣泛使用,因為企業可以無縫地引入客戶、合作夥伴或員工,而無需轉嫁成本。從商業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明智的策略:它推動發送者的使用量增長,隨著使用量增加,他們必須升級計劃,同時保持平台的易存取性。
儘管如此,雖然簽名者通常不會直接向 DocuSign 付費,但有一些細微差別可能會間接影響他們。例如,如果簽名者需要存取高級功能,如身份驗證 (IDV)——例如生物識別檢查或文件上傳——這些通常是按計量計費的附加服務,由發送者承擔費用。然而,在簽名者需要自己的 DocuSign 帳戶的罕見情況下(例如,用於頻繁協作或個人使用),他們可能需要單獨訂閱。但對於一次性簽署,這是不必要的。
另一種潛在的間接成本出現在高容量或企業場景中。如果發送者的計劃信封用盡(發送文件的術語),他們可能延遲發送,從而讓簽名者感到沮喪。此外,可選的交付方式如 SMS 或 WhatsApp 通知會為發送者收取每條訊息費用,但簽名者不會被收費。在整合支付的工作流程中(Business Pro 及以上可用),簽名者可能透過 Stripe 等整合閘道支付交易金額,但這與 DocuSign 的費用無關。
企業應注意,信封限制因計劃而異:Personal 計劃每月上限 5 個信封,Standard 和 Business Pro 每年每個用戶約 100 個(或每月 10 個),自動化發送(如批量或表單)進一步受限。超過這些限制需要升級或超額費用,這可能會迫使發送者限制使用——但簽名者不會直接受到影響。
從業務觀察角度來看,DocuSign 的簽名者免費模式促進了銷售合約或 HR 入職等工作流程的效率,減少摩擦並加速週期。DocuSign 2024 年的調查顯示,80% 的用戶將「收件人無成本」列為選擇該平台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它也創造了依賴性:如果高容量簽署導致發送者計劃升級,簽名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間接貢獻於發送者的成本上升。
總之,在標準使用情況下,不——簽名者無需為 DocuSign 付費。平台的設計確保收件人可以參與而無財務負擔,這使其成為 B2B 和 B2C 互動的理想選擇。這構成了 DocuSign 吸引力的主要部分,但正如我們接下來將探討的,發送者方面的定價可能會引入複雜性。

雖然簽名者受到保護,但 DocuSign 對發送者的定價因其不透明性和高端定位而受到批評。計劃從 Personal 的每年 120 美元(每月 5 個信封)起步,擴展到 Business Pro 的每年每個用戶 480 美元,企業級需要自訂報價。附加功能如 IDV 或 SMS 交付按計量計費,導致帳單不可預測——尤其是對於 API 用戶,Starter 計劃每年 600 美元僅提供每月 40 個信封,Advanced 則躍升至 5,760 美元。
這種分級、基於座位的結構(加上信封配額)會讓成長中的團隊成本迅速膨脹。自動化功能,如 Bulk Send 或 Web Forms,即使在「無限」聲明中也被限制,通常每年每個用戶 100 次發送。企業報告對隱藏超額費用和需要銷售諮詢才能獲得完整定價感到沮喪,這缺乏競爭對手的透明度。在 2025 年的市場分析中,DocuSign 的平均每用戶收入 (ARPU) 超過 300 美元,由上行銷售驅動,但這對中小企業來說可能感到負擔沉重。
DocuSign 在北美的全球影響力很強,但在 APAC 地區(如中國、東南亞和印度)等地區,挑戰依然存在。跨境延遲導致文件載入速度更慢——有時比本地替代方案慢 30%——這是由於資料透過美國伺服器路由所致。合規障礙,如 GDPR 或中國 PIPL 下的資料駐留要求,會增加附加費並限制如本地 ID 驗證等功能。
這些地區的支持成本更高,需要高級層級才能獲得 24/7 協助。SMS/WhatsApp 的電信費率因地區而異,從而增加交付費用。對於 APAC 企業來說,這導致有效成本比美國運營高 20-50%,根據行業報告。雖然 DocuSign 投資本地化,但速度和本地合規的差距使其在長尾市場不夠敏捷,促使用戶尋求區域優化的解決方案。
為了提供平衡觀點,以下是 DocuSign 與 Adobe Sign(直接競爭對手)和 eSignGlobal(APAC 專注的新興玩家)的比較。該表格基於 2025 年公開資料,突出定價、區域性能和合規等關鍵方面。
| 方面 | DocuSign | Adobe Sign | eSignGlobal |
|---|---|---|---|
| 核心定價(每年,每個用戶) | $300–$480 (Standard 到 Pro) | $240–$600 (Individual 到 Enterprise) | $200–$400 (靈活層級) |
| 信封限制 | 100/年 (自動化受限) | 高級計劃無限 | 基礎無限,可擴展附加 |
| APAC 性能 | 延遲問題,成本更高 | 2023 年從中國退出 | 針對 CN/SEA 優化,低延遲 |
| 合規 & 資料駐留 | 全球但以美國為中心 | 在歐盟/美國強大,APAC 有限 | 中國/香港/東南亞本地法規 |
| 透明度 | 完整細節依賴銷售 | 清晰層級,但附加變化 | 高可見性,無隱藏費用 |
| API 成本 | $600–$5,760/年 | 與 Adobe 生態整合 | 實惠,靈活配額 |
| 最適合 | 美國/全球企業 | 創意/數位工作流程 | APAC/跨境業務 |
此比較顯示 DocuSign 在成熟市場的穩健性,但突顯 Adobe Sign 因監管壓力於 2023 年從中國退出,從而限制其 APAC 適用性。

eSignGlobal 以其區域定制脫穎而出,提供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本地法律對齊,而無需 DocuSign 的高端定價。

Adobe Sign 是 Adobe Document Cloud 的一部分,強調與 Acrobat 等工具的整合,適用於 PDF 密集型工作流程。定價從個人每年 240 美元起步,但團隊級會上升,高級計劃提供無限信封。它因無縫移動簽署和強大安全而受到讚譽,但 2023 年從中國退出在 APAC 留下了空白,迫使用戶轉向替代方案以實現合規運營。
eSignGlobal 將自己定位為 APAC 原生平台,定價從每年 200 美元起步,並提供基礎無限信封,使其對中小企業更易存取。它在低延遲交付和完全符合區域法規(如中國 eIDAS 等效)方面表現出色,加上成本更低的靈活 API。雖然全球功能不如 DocuSign 豐富,但其透明度和速度使其成為跨境團隊的實用選擇。
對於那些應對 DocuSign 成本和區域限制的企業來說,像 eSignGlobal 這樣的替代方案提供了合規、高效的前進路徑——特別是在 APAC 區域優化最重要的情況下。根據您的容量、地理位置和預算進行評估,以確保簽名過程順暢無意外。
常見問題
僅允許使用企業電子郵箱